【聚焦园区】清华同衡李公立:我国智慧园区建设理念相对西方落后

李公立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智慧城市研究所所长

·第三届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委员

·IEC SYC Smart city(国际电工委员会智慧城市系统委员会)注册

·IEC/ISO JTC1 WG11(国际标准化组织)注册专家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专家

微信图片_20200609170734.jpg


持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设计咨询工作数十项,包括重庆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天津滨海新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研究、青岛西海岸新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智慧酒泉总体规划,智慧敦煌总体规划纲要、福州市滨海新城智慧城市专项规划、智慧江夏顶层设计与规划、北京智慧交通顶层设计、智慧武汉交通专项、北京智慧公园总体规划、智慧黄山十三五规划、智慧颐和园总体规划、2019年北京世园会智慧世园会总体规划等。

参与多项国家智慧城市相关标准建设,包括:《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3部分:建设管理》、《智慧城市 城市运营中心第1部分:建设框架及要求》、《智慧城市多规融合平台建设指南》、《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指南》等,是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智慧城市系统委员会和IEC/ISO JTC1 WG11注册专家。


问: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建设的各个阶段,分别重点关注什么?

我们对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有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划分,例如前期的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后评估等。我们认为每一个环节都是很重要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自己的界定。因此,我认为每个阶段应该有本阶段要完成的任务,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完成体系的构建、边界的界定、以及对实际需求的满足。满足实际需求实际上是在规划设计中进行场景式的结合。确保控制成本,保证项目可以实际落地

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本着务实的态度去采用技术,而不是堆砌过多的新应用或者没有经过检测检验的技术。过于追求应用新技术是在智慧城市或者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一些项目采用了前沿的技术,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很快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建设以及运营维护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评估工作做好,因为它是对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的反馈机制。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建设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往往没有很多借鉴,所以在建设过程中的反馈机制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不断修正建设过程与目标。

您认为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们从2012年开始,参与比较多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当时大家觉得智慧城市这个概念很好,而且有试点工作推动。从城市的角度来说,智慧城市的体系构建更为宏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体也更复杂。作为一个城市,政府有需求、企业有需求,需要综合考虑的内容非常多。

做智慧城市规划,我个人的感觉在可落地和可执行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因为智慧城市项目需要设计和考虑的环节很多,所以在落地的过程会很困难。

智慧园区一般都会有更明确的主题,和更清晰的职责边界,其建设与运维团队的执行力也更强。当然在智慧化的应用场景方面没有智慧城市那么全。

目前自上而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主要以政府作为服务对象。智慧园区更多的是自下而上进行推动,属于企业行为。智慧园区建设其实对智慧城市整体的实现是非常有帮助的。


:您提到在做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智慧化建设,原因是什么?

第一,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园区的基础设备设施建设需要具有前瞻性。例如,不能等到园区建设完毕才想到要通网通电,这个时候重新进行设备设施的连接是需要额外花费很多精力和投入的。

第二,要提前规划数字孪生技术。BIM和CIM等需要从规划设计的阶段就启动,将数字园区的基础工作做好。

第三,具体各个项目的统筹需要提前规划。例如能源的计量、环境舒适度调整等都需要提前统筹。因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想法,是独立建设还是供着统筹,如果没有一个规划做引领,很容易导致项目无法落地。


:智慧园区建设对园区本身会形成哪些竞争力?

第一,有助于精细管理的品质提升。无论是园区的安全防控,还是园区统筹的能源管控,都能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获得效益。另外,园区内部全过程的管理,无论是面向园区内部的员工还是居民,都是提升管理的好抓手。例如这次疫情也印证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第二,以人为本的提升。现在园区从管理到服务都更加以人为本了。目前,南方可能比北方做得更好,因为南方更强调服务的理念。随着智慧化的深入,我们强调“科技于无形”的概念。早期智慧化建设,强调硬件设施,并把它们作为宣传噱头;而现在我们需要从服务的角度凸显出智慧化技术的好处,提升智慧园区的竞争力。


:您刚刚提到疫情对智慧化产生了影响,您可以探探具体有哪些影响吗?

首先,实现了一次全民的科普。智慧化在此次疫情中,实现了全民科普,包括未成年人、成年人甚至老年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原来智慧化的科普是一件成本非常高的事情,目前大家已经认同这个理念,将对我们今后的智慧化工作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有助于具体应用场景的培育。例如在疫情期间利用智能摄像头来识别发热人群,大家已经非常熟悉这一场景,并且成为了一种常态。在这一场景下进行拓展,将带来更多可能性。

最后,提升了大家对数据的认识。例如健康码的应用,帮助各地实现通行掌控,这也推动对背后数据的归集和处理工作的发展,推动数据更新机制的建立。疫情让大家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大家也在数据采集和合理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思考。


:目前中国智慧城市或者智慧园区的发展,您觉得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我参与了不少国际标准的编制工作,也和一些国际专家进行过交流,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不少外国专家都认为中国在工程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政府努力推进,市场机会也多。而在国外没有这么强的支持力度,相关产品的研发与迭代都进展缓慢。

但是,我认为在理念、服务和管理意识方面,我们和国外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当然,我们国内不同地区的差距也很大。例如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带,管理意识和理念等与国外的差距就相对较小,北方和西部地区的差距相对较大。

总的来说,国外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态度更谨慎,考虑的范围更广。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问题,所以不仅考虑到技术,还考虑到更多维度的影响因素。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您觉得目前智慧城市或者智慧园区还存在哪些问题?

我们在早期做智慧城市或者智慧园区方案的时候,很多都是从信息化的角度出发。这种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会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从信息化角度出发的这类方案不太容易被人接受。因为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而业主方或者政府机构缺乏技术背景,难以理解专业的知识体系,所以后续工作往往很难去推动。

第二,技术应该与场景应用相结合。信息化的技术存在一个问题,它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同的园区、楼宇都建设同一个系统,对于信息化来说是很好的复用。但是对于甲方来说,普遍认为这个系统没有特点,无法体现出自身特色及与其他地方的差异,所以不容易被认可。因此,需要做到技术与场景应用相结合,将基础设施和信息应用都与空间相结合,这样甲方会有很强的代入感。信息化的解决方案,更倾向于复用,但是从规划设计这个角度来说,更倾向于独特性。

第三,每个园区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张江高科、深圳湾等知名园区都进行智慧园区建设,他们应用的技术或许和别的园区相比没有十分独特的地方,但是其实他们在后面进行了很多运营动作,让系统真正发挥效益,最终形成自己园区的独特性优势。